●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景在平
“门”为什么会被堵住
主动脉瓣位于左心室的出口,是心脏最重要的瓣膜之一。心脏瓣膜就像一扇门,心脏里的血液可以通过这扇门流入主动脉,并流向全身,而如果这扇门只能开条缝,那么血液就憋在心脏里,造成门外没有足够的血液,出现缺血缺氧,这就是主动脉瓣狭窄。
按病因分类,主动脉瓣狭窄可分为三类:
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正常主动脉瓣的瓣开口面积应超过3平方厘米。当瓣开口面积减小为1.5平方厘米时为轻度狭窄;1平方厘米时为中度狭窄;小于1平方厘米时就为重度狭窄。这是我国最常见的主动脉瓣狭窄类型,病人多同时伴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二尖瓣疾患。
动脉粥样硬化性主动脉瓣狭窄这是因为主动脉瓣随着年龄增长不断老化,瓣叶严重纤维化及钙化,最终引起主动脉瓣狭窄,也称为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是人体衰老的重要表现,多见于65岁以上人群中。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此类患者逐渐增多。
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正常的主动脉瓣有三个瓣叶,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病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瓣叶融合,形成二叶结构,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年龄增长,瓣叶逐渐增厚、钙化。目前,心脏彩超既是诊断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工具,也是术前检查中最重要的参考指标。
“门”被堵住会怎样
由于左心室的代偿能力较强,即便存在较明显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可无明显症状,直至瓣口面积小于1平方厘米时,才会出现明显不适。主要的临床表现有:
呼吸困难这是因为主动脉瓣狭窄,左心室泵出血液变得困难,心脏内的压力增高,进而导致肺动脉高压和肺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引起呼吸困难。刚开始时主要表现为活动后或者劳累后呼吸困难,这是心脏功能下降和心力衰竭的信号。严重后就是休息时也感觉憋得慌,吸进去的气不够用,而且容易感冒,并发肺部感染。随着病程发展,日常轻微活动即可出现呼吸困难,以及端坐呼吸困难。当有劳累、情绪激动、呼吸道感染等诱因时,可诱发急性肺水肿。
心绞痛和冠心病的心绞痛一样,这是心肌缺血的标志,说明心脏的这扇“门”太小,心脏泵入冠状动脉供心脏本身使用的血液不够用。心绞痛多在夜间睡眠时及活动后发生。
劳力性晕厥这也是因为心脏“门”太小,心脏泵出去的血液不够用,造成脑供血不足所致。轻者表现为一过性黑朦,严重者可突发晕倒,不省人事。
全身缺血表现主动脉瓣狭窄晚期可出现全身缺血的各种表现,如明显的疲乏、虚弱、胃口差、消瘦、体重持续下降、四肢发紫等。
“门”被堵住怎么治
临床上,洋地黄类药物和利尿剂可用于心力衰竭患者,硝酸酯类可缓解心绞痛症状。虽然药物治疗可以改善症状,但一旦诊断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就应该通过手术治疗来解决问题,以免耽误治疗时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很危险,会导致患者突然死亡。主动脉瓣狭窄导致死亡的原因就是狭窄过于严重时,心脏的血液实在泵不出去,导致急性心衰、冠状动脉急性缺血、脑动脉急性缺血等。这类死亡往往是突然发生的,甚至有些患者得到明确诊断后,正在犹豫是否要接受手术治疗时,就突然发生了死亡。
传统开胸手术传统手术治疗方法为人工瓣膜替换术。手术时,医生需要打开胸腔,并使心脏停跳、体外循环,将病变的主动脉瓣膜剪除,缝上人工主动脉瓣膜。这类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并发症及死亡率高,较适合年轻病人。年老体弱者往往无法耐受此类手术。
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近年来,微创主动脉瓣狭窄腔内置换术的诞生为老年病人带来了福音。治疗时,医生只需在病人腹股沟处做一个小切口,将一个可折叠的支架型主动脉瓣通过输送管道送至病变主动脉瓣处,随后将球囊打开并固定支架型主动脉瓣,使之替代病变主动脉瓣开始工作。这一方法创伤小、不开胸、心脏不停跳、病人恢复快(术后1天~2天即可下床活动)、并发症少,适合无法耐受开胸手术的老年病人。
链接
哪些必须做手术?
主动脉瓣狭窄的手术指征包括:(1)有症状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跨瓣压差>50毫米汞柱;(2)冠心病、升主动脉或其他心脏瓣膜病变需手术治疗,同时合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3)无症状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伴活动后低血压、晕厥等表现。
生活中注意些什么?
主动脉瓣狭窄随着病人年龄增长而加重,儿童或青年时期的轻度狭窄,到成年或老年期可发展成严重狭窄。无症状者应每隔半年至一年去医院复查心脏彩超,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由于主动脉瓣狭窄病人容易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故平时应注意避免感染,避免过度的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一旦发生感染,应积极治疗。在接受拔牙等手术治疗前后,应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日常生活中应适当控制钠盐摄入量和活动量,以防诱发或加重心衰。一旦出现心绞痛、晕厥等症状,或检查发现心脏进行性增大,应尽早接受手术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均需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定期随访和复查心脏彩超。
?
(摘自4月12日【健康报】)
?
![](http://www.chhospital.com.cn/images/健康报.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