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文章浏览

“她们阿姨奶奶叫着,从不直呼患者姓名”

日期:2014/4/1 0:00:00  来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一名卵巢癌患者致信张从昕院长,表扬中医妇科病区医护人员
?

       前不久,张从昕院长收到一封患者来信,对方说自己罹患卵巢癌,先后9次在长海医院中医妇科病区住院治疗,其间受到了悉心照料,她“十分满意”,故特地写信感谢张院长的正确领导,感谢挽救她生命的俞超芹教授、翟东霞大夫等人。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一名身患绝症的病人,由于身心面临的巨大痛苦,往往会不配合治疗,处处刁难医生,他们可谓是医患矛盾多发的“高危群体”。就连这名名叫蒋光艳的患者也毫不讳言,“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我不敢妄议其他”。在这种情况下,以俞超芹教授为带头人的中医妇科病区,是如何做到让一名癌症患者想通过“致信院长”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发自内心的感谢呢?
       记者走进中医妇科病区时见到的简单一幕,也许就是个很好的诠释。电梯打开,记者随护士长董惠娟、护师刘益群一同迈入病区走廊,这时一个满脸红光的老太太迎了上来,口中唤着“护士长、小刘”。“哎呀,张阿姨啊,您是要出去啊?”在得到对方的肯定答案后,董惠娟交代她身边的老伴要照顾好她。说话间,董惠娟还伸手去捏了捏张阿姨红扑扑的脸蛋,“哎呀,又胖了嘛”。张阿姨得意地伸出5个手指,“整整5斤”。看着张阿姨乐呵呵的样子,有谁能想到她是一名罹患卵巢癌四期超过5年的病人?
    “我们病区就像一个大家庭。教授、医生、护士长、护士小姑娘们都非常好,整天阿姨奶奶叫着,从来不会直呼我们患者的名字,态度非常好。”得知记者来采访,病区的患者争着要为她们说句好话。
       能换来病人的如此信任,俞超芹将其归结为两方面,一是病人对长海的医疗水平很信赖,二是病人在心理上对长海有依赖。
       就拿来信的蒋光艳来说,今年已72岁,卵巢癌四期。去年3月第一次入院治疗时,有大量胸腹水,腹痛达9个月之久,咳痰20多天,癌细胞已发生转移,盆腔及肺部多发肿块,当时只能坐着,不能平卧,她之前就诊的医院已给她下了病危通知书。在长海经过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转危为安。
    “有了这样切身体会,她们就会特别感激我们。”俞超芹说,有时一些病人有抵触情绪,其他一些患者就会主动加入“心理护理”队伍,和医护人员一起安慰她们,通过讲述自己的切身经历,让她们重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交流沟通多了,整个病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互帮互助的文化,大家相处也就特别融洽。“心情舒畅了,也往往能促进病情的稳定。”很多人看上去都不像病人,她们经常在走廊里跳舞、唱歌,气氛非常活跃。
       中医治疗肿瘤是个续贯治疗的过程,医生需要根据病情,制定长期治疗方案,一般头两三年要每两三个月安排住院治疗一次,三年以后要每半年一次,五年以上则一年一次。长期的精心安排和治疗,医生和病人成了相互牵挂的对象,哪怕是病人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医生也会给予关心和帮助。
       记者发现,中医妇科病区医生、护士的电话特别繁忙,这些电话,大都是病人打来的,“有些人是反映病情,而有些人就是想和医护人员说说心里话”。中医病区的电话随访也不太一样,其他科室可能更关心病人康复的临床表现,而她们则是利用电话开展远程护理,告诉病人需要的注意事项及下次入院治疗时间等,她们将其称为“延续护理”。
     “在治病救人时不放弃,在病人有难处时不推诿,心里真正装着病人,经常和她们沟通交流,这种信赖就会越来越强。”在俞超芹看来,只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病人最终是会知道这一切其实是为了她们好。
?
                                                                                           (燕平 报道 邱志涛摄影)

?

上一篇:

医院组织开展消防技能培训

下一篇:

张从昕院长获全国脑卒中防治“优秀院长奖”

Copyrights 2005-2018 导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