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文章浏览

在利比里亚的四天四夜

日期:2015/4/3 0:00:00  来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援利抗埃医疗队员   陈珏

伴随着近24小时的舱内生活,我们于蒙罗维亚当地时间1月20日下午3点到达号称为利比里亚国际机场停机坪。眼前的一切让人惊讶,杂草丛生,零落的停着几架小型UK客机和猎鹰战斗机,仿佛在告诉我们这个国家需要国际援助。整理完队伍,我们上了15座的小巴车,当地警车开道,行驶在中国援建的双向2车道的柏油马路上,路边的孩童不时自发的向我们招手、敬礼,可能他们已获知我们的到来。马路两侧民宅破旧不堪,难得见一两层似乎还没有完全盖好的楼房,车上的战友就高呼“土豪啊!”让人深切感受到“吃饭就上树,穿衣一块布”的贫穷。来往的行人走在路的两旁,尽管火辣的太阳炙烤着这里,但是没有人戴遮阳帽,部分女性还裹着头巾,另有部分人头顶物件,有的物件特别大,但是他们的头顶技术真的很高超;村落间不时看到有扎堆的孩童在踢足球,似乎没有学可以上,也许他们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不时有烧烟味传入车厢内,寻找窗外,远方烟雾弥漫,不知为何,当地人爱烧火,使得空气浑浊,橡胶树郁郁葱葱,四周又杂草丛生。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利方警察把门,用粗壮的钢管做围栏,第一感觉这里壁垒森严,但对我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偌大的体育场,飘扬着五星红旗,瘦弱的白鹭低空觅食,广阔的操场杂草遍地,塑胶跑道坑坑洼洼,发电机器轰鸣鸣响,第一批先遣到达的战友出门迎接我们,虽然仅仅是短暂的一星期没有见面,但发自内心的兴奋,好似见到了久违了的亲人,让人激动,难以言表。此时的我们已经不能拥抱,因为他们已上过班,怕交叉感染,大家采取彼此撞击胳膊来庆祝重逢。
      短暂的见面仪式后,我们随室长向宿舍走去。穿过长长的弯曲的走廊,感受初来乍到的陌生,进入房间,几许失落,我和长海的另4位女侠不在同屋,眼前的小床、蚊帐、枕头、毛巾被、两个盆,一双拖鞋就是我的全部家当。
      我独自一人花了50分钟撑起蚊帐,本想通过洗澡来清除旅途的疲惫,但是走进浴室,破旧不堪、污渍斑斑的浴室让我望而却步,闭上眼睛冲到花洒下,洗澡水滴答滴答,断水了……无奈地钻进蚊帐,把自己塞入被套,孤独、落寞、想家涌上心头,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凌晨2:33,我开始寻找手机,打电话,听到传来家里的声音,抑制不了内心的情感,跑到室外,在有灯的地方哭起来……坏了,被蚊子咬了2口,这是对非洲做贡献吗?赶快逃进房间,不知翻了多少次身,又睡着了…… 
      来到利国的第一个早上,没有水漱口,从昨晚水杯里剩下的农夫山泉口含2下,也当是一举两得了,既刷牙又清肠子。早饭后是自己休整时间,看着别人捡回小凳子,纸箱子,凉席等等好多生活用品,我也按耐不住了,开始出门“捡宝”。艳阳高照下,操场搜索、“库房”寻觅,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也找到了纸箱子(用来垫行李箱,担心虫子爬、咬),洗衣盆、桌子、凳子、帘子、蚊帐(蒙古包型)……感谢三军大,还给我们留下了洗衣机,待到有水时我将床单、枕套、毛巾被清洗一遍,晾晒枕头、褥子。为了担心断水后需要,我还捡了一只20升的大桶盛水,独自从200米外的食堂区域盛满抱回,此时的心情好多了。
     下午重新培训穿脱隔离服,这与之前在成都的培训有较大区别,好好练习吧,给自己喊声“加油!”
      来到利国的第二天,参观了病区,回来琢磨为啥要调整穿脱细节,的确有必要,现实的环境和我们模拟的有很大出入,取消坐凳脱靴,锻炼金鸡独立。
      第三天单独上班了,哇塞,好厉害,护士长太有眼力了,直接排我上D班,只有这个班种进病房,充满期待!我们的此行,就意味着这一时刻!虽然只是在留观病区,但是所有的穿戴要求始终规范统一。先是医生和护士沟通此次有几人进入病区,“6人”,医生2位,护士2位,监控组2位老师顺便熟悉流程,共同进入。我们来到穿衣间1,俩俩监督,俩俩配合,依次穿上隔离服、丁腈手套、口罩、帽子、护目镜、一次性手套、靴子后,来到穿衣间2,继续穿上隔离服、面屏、一次性手套、靴套,在隔离服外写好名字后,我们浩浩荡荡进入了病房。对于病房的恐惧,我不敢到处乱摸;对于病房的陌生,我四处张望;对于患者的好奇,我忍不住多看几眼,此时后悔始终没有坚持认真学习过英语,看着医生和患者的流畅交流,羡慕不已。病人全部单间,一侧住着疑似,一侧住着可能患者,两者的区别是询问患者有无接触史,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行走路线,从每一间病房出来都要洗手,如果接触了患者,还要更换手套。4名患者约莫20分钟,就已查看完毕,准备出来了。出来洗消步骤不可以有丝毫的松懈,脱衣一(手消—更换手套—喷洒全身—脱隔离衣—手消—脱靴套—手消—脱面屏—脱手术帽—手消—泡靴池—避污纸开门),进入脱衣二(脱靴子换拖鞋—手消—脱防护服—手消—脱手套—手消—脱护目镜—手消—脱头套—手消—脱口罩—手消—脱丁腈手套—洗手—更衣),按步骤做下来,全身似乎浸泡在水中,彻底蒙圈了,好在同行提醒,监控指导,没有厌烦指责,只有细心指导,终于完成此次壮举,感谢同行战友和监控组的伙伴们。
     上了一天班,第二天休息啦!我们又开始了另一项艰巨的任务,组装桌子。据说是第一批海运过来,刚刚到达。开始组装桌子了!男性同胞拿电钻,女性同胞打下手,我们的陈志辉教授是个神,经过他的钻研,工作进展还可以,比较痛苦的事情是将前期安装的错误进行返工。
     该聊聊我们的就餐区域,沿用第一批医疗队的帐篷食堂,感觉很好,可是经过一场大暴雨,塌陷了,为了节约5000美金的人工操作费,我们的男同胞们再一次创造人生的第一次,搭建脚手架,伟大呀!
      除了上班外,我们不能离开体育场,每天晚上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爬上体育场的最高台阶,眺望似乎近在咫尺的大西洋,据说那是海平面,海风习习,顺便领略利国的风土人情。近处金门酒店的网球场内,两位白人朋友挥动球拍,动作娴熟矫捷,两位黑人小球童忙于奔波捡球,他们很尽责;这时有两位捡垃圾的小黑童伫足在网球场外,牢牢盯着场内两位捡球的同伴,羡慕不已,也许他们也期待有一顿劳动后所获得的晚餐;路上行人晃晃悠悠,一群孩子开心地踢着球,也许他们非常满足现有的生活,晚霞映照脸庞,大家忘却战争,忘却疾病所带来的精神和肉体伤害。不多时天色已黑,看不见万家灯火的景象,后来得知他们的家庭是没有电的,如果需要就点上蜡烛供明……

                                                                                  (选摘援利抗埃医疗队员陈珏日记)

?

“男神”陈志辉教授和陈珏一起组装桌子

?

?

?


?

上一篇:

护理部成功举办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系列活动  

下一篇:

国际航班飞机上乘客不适 我院八年制学员伸手救援

Copyrights 2005-2018 导医网 版权所有